imToken是一款专注于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数字钱包

扔掉想象!云迹科技创始人支涛:机器人的未来,不止是“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5-11-06人气:

云迹科技近日正式登陆港交所。

云迹是一家机器人服务与AI赋能技术的科技企业,主要提供机器人及功能套件,辅以AI数字化系统服务。

最近,和讯网对话了云迹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总裁支涛,在她看来,云迹是一家具有toB和toC双重属性的公司,上市对于云迹而言是有意义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云迹这个品牌,以及云迹可以提供的服务。

“目前云迹已经将触手伸到了酒店、医院、工厂、商超等场景,未来可能还会有社区甚至是去到人类的家里。上市仅仅只是一个起点,未来我们还要思考如何把服务做得更好。“支涛认为。

打穿更多行业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多年以来,坚持在中国机器人服务市场中深耕,主要推出了三代机器人产品,前两代为“润”系列(单舱机器人)和“格格”系列(双舱机器人),2023年,云迹科技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形态——复合多态机器人UP,作为会使用工具、会理解分配任务、可群体协作的复合型机器人,进而深入酒店场景。

根据第三方分析机构数据,酒店场景是2020年至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最大的板块,预计至2029年将一直保持该状况。

正如支涛所言,云迹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24小时机器人运营的场景,希望那里面的服务足够多、频次足够高,因此最终选择了酒店场景。

根据招股书信息显示,云迹科技用了十一年时间,将酒店送物机器人布满3.4万家酒店。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则是,在这段经历里,支涛撑起了初期的销售工作,她是典型的理工科女性,不仅具备深厚的产业积累,对产品的打磨也极为苛刻,一位投资人评价她是“比较少见的技术派加业务派结合的人”。

云迹科技首席执行官李全印此前接受和讯网采访时则评价她足够积极主动,“初期的前100家目标客户,她都亲自去跑,现在机器人服务客户时喜闻的话术,当年也是她制定的,一遍又一遍的打磨。”

找对细分领域,在赛道选择上具有洞察力,对于一家机器人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当许多机器人创业公司苦于商业化瓶颈之际,云迹科技的场景落地早已双手入泥。

招股书显示,2024年全年,以来自中国酒店场景的收入计,云迹科技排名第一,且占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份额的13.9%。另外,排名第二到五名的公司市场份额加总仅为13.5%。

这也显示出行业竞争上的白热化,并非每一家机器人企业都能如愿找到细分行业。回望中国机器人成长史,密度在2017-2018年到达顶峰,赛道的火热带来了热钱,也带来了泡沫。2020年后数量锐减,送餐、清洁等赛道洗牌、掉队事件时有发生,恶意的价格战笼罩全行业。

在行业相对停滞的至暗时刻,云迹对价格相对比较坚持,也更笃定产品带来的价值,需要高于它的价格。

支涛坦言,价格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更愿意称其为进化式竞争,行业需要做出更好的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在此背景下,2023年9月,云迹发布UP机器人,形态为底盘灵活调用,多舱协同工作,酒店只需要采购一台机器人底盘,配上所需的舱体,就可以让机器人完成各项指定任务。

“UP的复用理念,其实让机器人的成本呈指数级的下降,更有利于打市场,持续守住酒店行业的基本盘。”支涛认为。

在打磨好自身产品的同时,云迹也在想办法拓宽赛道,将机器人带向更多细分场景。 目前,开源迫在眉睫。

招股书显示,云迹科技2022年、2023年、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33亿元、1.2亿元、2756万元,逐步收窄,2025年前5个月经调整净亏损2680万元,出现波动。

支涛透露,医疗领域是云迹接下来将要发力的重点行业之一。

招股书显示,目前云迹机器人落地泰国曼谷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安贞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等150多家境内外医院。

不过,医疗场景较为特殊,需突破严格的准入壁垒,云迹如何打穿这个市场,充分考验着操盘手的智慧。

在她看来,进入一个新行业首先要对这个场景足够了解,懂得身处在这个行业的人,他们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我们当时去医院调研时发现,以送血样为例,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人类运送多次会有肌肉疲劳,会倾向于集中一批血样后运输,但机器人可以迅速穿梭送样,不知疲倦,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支涛介绍道。

她甚至为这个赛道构想了未来。如果机器人能进入感染区、辐射区,帮助人类工作,让医生的健康能得到保障,但在此之前,要优先解决机器人自我消毒的难题。“甚至我有时在想,机器人的皮肤是否能做成不沾染病菌的皮肤,不会造成二次感染,这些都需要未来去攻克,但从现阶段材料的发展、大模型和机械结构的发展来看,我认为大有机会。”

正因如此,招股书显示,除传统的酒店场景外,云迹科技2025年前5个月在技术、医疗、工厂场景也取得明显进展,来自医疗机构领域的收入为105万元,上年同期为93.4万元,来自工厂领域的收入为55.5万元,上年同期为29.7万元。

从当下具身智能产业的进展周期来看,工业一直是机器人入局最快的领域,这个行业标准化程度高,也更适合不同种类的机器人身处其中、自由生长。

支涛也同意这种看法,在她看来,从marketing size来讲,的确制造领域更大,云迹的核心是服务优先,倾向于将已成熟的产品平滑迁移进工厂,不会case by case去设计。

最近,云迹科技和全球电子制造巨头立讯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为其全球生产基地提供智能化升级方案。据了解,当前双方联合研发的“工厂智能体(AIPRO)”已在三个维度实现突破:在智能物流环节,打通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全自动配送链路,有效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在无人上下料场景,借助AI视觉定位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度的自动喂料与取料,代替人工作业;在流程闭环方面:基于云迹AI智能体服务生态系统对生产数据的实时分析与动态优化,提升设备综合效率(OEE)。

长远来看,云迹未来押注的核心,支涛认为应该基于人和社区。“我们每天要在社区生活12个小时,这是最大的一个时间段,也是服务中的大场景。”

资本押注具身智能

在历经了一段至暗时刻后,2025年的具身智能产业可以说“咸鱼翻身”。年初的春晚,宇树机器人扭秧歌成为一段佳话,后来,在一场场万众瞩目的机器人运动会中,各大机器人企业调试出的动力学模型也更为精准,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是纸上谈兵。

叠加AI技术变革带来的红利期,这一产业在资本圈上演了爆发时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10家左右机器人相关概念企业,申报港股IPO或登陆港股资本市场,云迹也是其中的一员。

公司发展迈入第11年,又迎来关键的敲钟时刻,支涛很感谢AI带来的热潮,推着云迹不断向前走。在AI的帮助下,机器人持续迭代反馈,变得越来越“聪明”,云迹还自研了智能体系统HDOS,可以实现从环境感知、意图认知、智能决策到自主执行、闭环反馈的全链路AI智能化,也是业界首个完整落地的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这个板块有望成为云迹营收的另一支柱。

“无论是DeepSeek还是宇树,这些走在前面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和AI企业,他们一方面在接力创新,一方面也在不断帮我们教育着市场,很感谢他们。”她谈到。

热潮之下,亦有乌云。

不少机器人企业集体冲刺IPO时,或在融资的关键节点中屡屡碰壁,并非全是坦途。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就曾发表过一番机器人泡沫论,他表示,该领域目前融资过热,他正退出这类公司的投资。后来,不少明星投资者站出来否定朱啸虎的言论,并且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充满着投资机会。

身处行业其中,支涛会经常与投资人探讨行业进展。在云迹的部分投资人看来,需要深刻地认识到机器人的发展规律,具体落到具身智能上,应该是什么形态很关键。而支涛更支持的落地方案则是:当人类再造一个伙伴时,可以是形态各异的身体,只要能服务人类就好。

“对于云迹而言,操作用手很重要,但是否为人形不强求,只需要满足会移动、能操作,而投资人最终也buy in了我们这个想法。”支涛强调。

自云迹成立以来,曾获得过多轮投资,股东阵容包括阿里、联想集团、腾讯、启明、携程、沸点、金茂等。在2021年12月完成5.8亿元D轮融资后,云迹的投前估值为35亿元,投后估值为40.8亿元。

规模化资金注入,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双双落地,在万事俱备的背景下,云迹在2025年选择开启港股IPO征程。

值得留意的是,云迹科技与蚂蚁数科(香港)、智慧互通、百度智驾等并列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第四批重点企业伙伴,这也意味着,全球数智化升级技术驱动力加持下的科技企业,更易获得香港青睐。

“我们在香港建立了国际总部,这里跟海外接轨做得较好,未来,以香港为核心来去辐射到全世界,海外市场是公司未来的重要战场。”支涛透露。“云迹从中国走出去,走到世界我觉得是必须的一个过程。”

目前,云迹的产品已迈向中东、美洲、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对此,一个形象的描述是,2024年全年,云迹科技机器人智能体完成了超过5亿次服务,行走了203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约507圈。

支涛曾经感叹,机器人的每一次成长都会让她颇为欣慰,这也是她作为工程师最大的骄傲。在摘下“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的称号后,她的目标依然是让机器人帮助人类完成两类事:一类是人类不能做的事,比如危险环境作业、高复杂度运算;另一类是人类不愿做的事,比如重复性、枯燥或环境恶劣的工作。

“我们的愿景是让机器人更深入地走进人类生活,成为值得信赖的伙伴。”支涛表示。

(责任编辑:康嘉林 )
imtoken官网钱包下载
imtoken官网钱包下载
联系地址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75-89141561
  • 联系邮箱:imtoken@admin.com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02-2025 imtoken官网下载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ICP备778899-1号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5-89141561

微信咨询
微信二维码
返回顶部